吴若雪,2000年12月生,林河村村民,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在读。多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包括疫情防控卡点执勤、安康码推广工作、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民兵集训志愿者,每年定期参加无偿献血,签订个人器官捐献协议。
参与疫情防控,争做“最美逆行者”
吴若雪是毛尖山乡林河村的一名在校大学生,她家是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4人,因和妹妹共同上学导致家中贫困。今年上半年由于疫情原因吴若雪没能开学,在村委会的号召下,她成为了疫情防控的大学生志愿者中的一员。今年初春的时候还比较冷,她作为一个女大学生与村里的执勤人员一起,不畏寒冷,坚守卡点执勤岗位,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也为全村人的生命健康财产负责。这一过程中她从来没有喊苦喊累,从一开始腼腆到后来变得放松,一步步的踏实干好自己的工作。
在卡口的防控工作结束以后,她又参与了村里安康码的推广工作,负责她所在的老屋组、相邻的高岭组以及中屋组的的一部分。因为村里面剩下很多人不知道或者是不会使用安康码,所以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她参与了这次的工作。她一个人挨家挨户的跑,很多人不理解安康码他就耐心解释给他们听,手把手的教学。第一天宣传的时候,她从中午开始挨家挨户的宣传教学,一直到晚上才回到家中。在第二天做宣传工作的时候,她遇上了另一位邻里的大学生,拉上了她一起做宣传,为村民们做贡献。
参与关爱行动,做留守儿童陪伴者
紧接着,她作为林河村的一名大学生志愿者成为了林河村大学生星火志愿队的一员。
今年上半年县里武装部来林河村做民兵集训,她也主动报名参加了这次活动的相关志愿服务工作。在活动中,她与其他大学生志愿者们一起积极干活,午休时间与训练结束的民兵们一起打球,三天里她都表现得十分能干。
6月份的时候,村里举行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服务活动,她再一次积极报名了。由于从小她自己的父亲就不在她的身边,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她或多或少也了解一点。活动过程中,她陪伴孩子们嬉戏,与她们交流,教他们画画,整个过程大家都很开心。
签订捐献器官,做生命守护者
今年暑期,正好与她上一次无偿献血的时间间隔了6个月,所以她就自己前往岳西县的爱心献血屋无偿献血。作为一名医学生,她比较了解献血战血液情况,目前是供不应求。不论是什么类型的血液,对于血站来说,都是万分珍重的,对于等待在手术台上的患者来说,更是弥足珍贵的。她献血的时候带上了她的妹妹,在她的解释下,她的妹妹也有了献血的想法,也准备成年以后就开始献血。这样,在农村地区可以说是比较保守的观念里,就会出现一些想要献血并且了解献血的小孩子,她也在做这方面知识宣传推广,通过自己影响更多身边人。
今年暑期,她做出了另一个重大的决定,那就是签订器官捐献协定。由于所学专业的原因,她直接在所有的捐献选项上面划了勾,眼角膜、器官、遗体全部捐献。这一点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至少在她们家、她所在的村民组是第一例,她的这种做法也影响到了她的妹妹,她的妹妹十分支持她这种想法。这样,即使是上一辈人还怀有老旧的思想、保守的观念,她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功打破了身处于乡村的这种顽固思想,并且影响到了身边比她小一些的孩子。
作为一名农村的大学生,她对于农村现在所处乡村里面的一些固有观念有深刻地了解,对于老一辈的人,她很难说服他们去献血,去捐献遗体、捐献器官,所以她就将目标对准了年轻一辈的孩子们,通过她自己的妹妹去影响邻里的孩子,然后他们回学校以后,就可以影响更多班上的同学。她就是这样一位助人为乐,勇于奉献青春乃至生命的可爱可敬女孩,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